《颐和园》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

时间:2021-08-31

  ⑧ 小结:

  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着五彩的画,是画的世界,花的海洋,难怪这里这么有名。

  2、感受万寿山的美景:

  过渡:

  走完长廊,作者又带我们来到什么地方?

  (万寿山脚下)

  ⑴ 指名读第三段:

  这一段作者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哪两种神奇的建筑?

  板书:

  佛香阁、排运殿

  ⑵ 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建筑有什么特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佛香阁:

  八角宝塔形、三层、耸立、闪闪发光。

  相机点播:

  抓住造型特点,突出其高大和美丽。

  排云殿:

  一排排、金碧辉煌。

  相机点播:

  通过占地面积大、华丽突出其雄伟壮丽。

  ⑶ 放录像体会排云殿的宏大规模和雄伟壮丽。

  ⑷ 师激情总结:

  佛香阁造型独特,雄伟壮丽,颐和园的象征,排云殿规模宏大,异常华丽。作者正是抓住了它们的建筑特点和宏伟气势,赞扬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

  ⑸ 感情朗读,升华感情。

  ⑹ 登上万寿山,我们又看到哪些美景?

  ① 自由读文,交流自己看到的美景:

  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划出表示颜色的词。

  正前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② 你觉得作者那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交流说理由。

  (大半、隐隐约约等)

  ③ 重点品读赏析:

  A、出示句子:

  正前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B、读句子:

  相互交流谈感受,体会作者是怎样突出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的。

  学生交流体会:

  这句对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做了生动的描述。先用静物镜子、碧玉作比喻,说明昆明湖非常静,光洁照人;昆明湖水非常绿,如碧玉一般。然后又以动的画面进一步描述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一个滑字与上面的镜子一词相得益彰。

  C、四人小组讨论滑的精妙之处:

  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

  D、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a、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

  b、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湖绿得像一块碧玉。我们都知道,镜子和碧玉的表面都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c、昆明湖的面积很大,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水域又深(网上查阅的资料),作者又是从远处观赏昆明湖,所以用滑字更能体现昆明湖的静态之美。

  E、感情朗读,感受远处昆明湖梦幻般的仙境。

  3、感受昆明湖(近处)的美景:

  ⑴ 自由读第5自然段:在昆明湖我们欣赏了哪些美景?

  ⑵ 学生交流:

  长长的提岸、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⑶ 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一处美景?

  出示十七孔桥图片。

  ① 出示句子: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 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 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② 感情朗读,谈感受,体会十七孔桥三多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古代雕刻技艺的高超,增强民族自豪感。)

  ⑷ 远处的昆明湖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近处的昆明湖又是如此的迷人,如果你是一名导游员,你会怎样给大家介绍昆明湖呢?

  ⑸ 导游员介绍昆明湖。

  (精读感悟,感受颐和园的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仔细揣摩、深入体会并进行自主交流、感情朗读,使他们在对词句的咀嚼中,在感情朗读中,在图片、录像的运用中,在解说员、小导游的引领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了感情。不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颐和园和祖国语言的美,也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写作方法指导。)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其实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大家有机会亲自到颐和园尽情游览,细细玩赏。

  五、语言积累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1、激趣:

  颐和园的景色这么美,作者的文章又写得这么好,如果同学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该多好呀!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赶快行动吧!

  2、展示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本课教学正是在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赏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

  六、作业超市

  1、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

  2、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颐和园中最有特色的一两处风景。

  3、按一定的顺序,用一两段话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业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业的质量一般都是比较高的。) 【板书设计】

  长廊: 长、美

  佛香阁 排云殿

  颐和园 万寿山:

  (美、大) 昆明湖(远):静、绿

  昆明湖(近):十七孔桥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本课采用创设情景、精读感悟、感情朗读、揣摩体会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细读、精读、品读、有感情地朗读中,再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爱美的情趣。通过引导学生精读感悟,进一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使他们能够透过语句认识景物的特点,学习并体会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及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