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一、基本概况: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康熙6年: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东界距海洋最近处不到200公里,西界距海最远处约600余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省会为合肥市。

二、人口:

  安徽省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较密的省份之一。200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00多万人,常住人口6120多万人,流动人口较多,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口有近800万人,城镇化率约40%。受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全省人口分布、密度差异较为显著。淮北平原、沿江平原、江淮丘陵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皖南山区、大别山区人口较少。沿江河、矿区、交通线人口密集,反之人口较少。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文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安徽基本属于汉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不到全省人口的1%,主要有回族、壮族、满族、畲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等,主要分布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六安市。

三、河流、气候:

  安徽省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流域,河湖众多。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钱塘江正源)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长江在南、淮河在北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沿江、沿淮湖泊众多,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气候类型(在中国气候区划中,安徽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典型的天气和气候现象有梅雨、伏旱、寒潮等。安徽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4℃-17℃。淮北平原、大别山区在15℃以下,沿江和皖南南部在16℃以上,南北相差2°C左右。一月平均气温在-1℃至4℃,七月平均气温在28℃至29℃,全省年平均无霜期200-250天,除少数年份外,严寒期和酷热期较为短促。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天数仅20 至50 天,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喜温作物的安全越冬。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雨水丰沛,沿江和江南雨季偏早,春夏雨量相当;江淮之间夏雨占年降水量的40%至50%,淮北大部份地区占50%以上。淮北正常年份降水偏少,以种植耐旱作物为主。因山区日照少,云雾多,湿度大,宜种植茶、林等作物。 由于安徽省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气候类型,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造成旱涝、暴雨、台风、寒潮、冰雹、霜冻、连阴雨、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旱涝为安徽省自然灾害中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沿淮和淮北南部是全省旱涝最严重的地区。本省山区由于降水的突发性和集中性,以及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山洪暴发,水土流失严重,易引起水灾,有时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台风影响程度南部重于北部、东部重于西部、山区重于平原。冰雹分布淮北多于淮南,常伴有狂风暴雨甚至龙卷风,危害极大。宿州市是安徽多冰雹区。干热风多发于淮北和沿淮一带,大多在5、6月,对小

  麦丰歉影响很大。连阴雨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容易造成低温冻害和渍涝,无论春季或秋季出现,都是由南向北递减。皖南出现最多,江淮之间次之,淮北地区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