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动画教学课件(2)

时间:2021-08-31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先对导入的系列图片所形成的逐帧动画进行剖析,理解帧的含义、动画原理,在此基础上逐帧修改,让学生制作不同效果的逐帧动画,由简到繁,完成各层次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熟悉Flash界面,掌握Flash基本操作,通过播放及对播放参数的修改,进一步加深理解动画原理,了解传统的逐帧动画制作,为下节课制作关键帧动画埋下伏笔。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先介绍计算机的两种图像类型,为什么Flash的矢量图更适于在因特网上传播。然后才让学生启动Flash,了解Flash的界面。接着教师对导入的系列图片所形成的逐帧动画进行剖析,理解帧的含义、动画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完成“修改各帧,使小鸟可以随意飞翔”任务(基本任务)及“通过复制帧、翻转帧、改变飞行方向等,使小鸟能飞回原位”任务(提高任务),最后让学生探究:“多个小鸟同时飞翔的动画制作”(拓展任务)。

  2、教学过程

  1.引入

  演示与讲解

  介绍数字图像类型,用Flash制作的图像属于矢量图。矢量图体积小,放大不失真,更适于在因特网上传播。

  判断与联想

  了解图片的两种类型

  2.启动Flash

  演示与讲解:介绍Flash界面,如时间轴、舞台、属性面板等。

  启动后了解

  熟悉Flash界面

  3.逐帧动画

  演示并剖析:小鸟.fla

  1.导入小鸟系列图片(jpg),形成逐帧动画

  2.时间轴上每一小格就是一帧,含有图片的帧就是关键帧,连续关键帧形成的动画就是逐帧动画。

  比较与理解

  理解帧的含义、关键帧、逐帧动画

  4.动画原理

  演示与讲解:动画原理

  1.动画播放:小鸟在原地飞翔

  2.动画原理:人的视觉残留原理

  3.帧频:修改帧频后再播放,观察小鸟飞翔的速度,理解帧频的含义。

  模仿操作,并进行播放或影片测试

  理解动画原理、帧频

  5.帧的修改

  演示与观察:改变帧与动画效果

  1. 修改各帧小鸟位置

  2. 修改某帧小鸟的飞行方向

  3. 修改某帧小鸟的大小

  掌握对象的“位置、旋转度、大小” 改变方法,制作小鸟可以随意飞翔的动画效果(完成基本任务)

  掌握对象“位置、旋转度、大小”改变方法

  6.*帧的复制与翻转

  演示:逐帧动画的制作

  1. 将前八帧复制粘贴至第九帧处

  2. 选中刚复制的后八帧并进行帧翻转

  3. 播放,观察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4. 修改后八帧小鸟的方向及大小,使小鸟由远飞到近(大),又由近飞回到远方(小)

  制作逐帧动画,动画效果:使小鸟由远飞到近(大),又由近飞回到远方(小)

  (完成提高任务)

  了解帧复制与帧翻转操作

  7.* 层

  设问:如何增加一动作对象?

  1. 增加一图层(操作演示)

  2.在图层2的第一帧导入另外一组图片,仿照图层1的操作,完成第二个对象的动作(启发学生)

  完成不同小鸟(或其它动物)同时运动的动画效果(拓展任务)

  *图层的理解与运用

  8.小结

  1. 对帧、关键帧、逐帧动画、动画原理的理解

  2. 改变对象位置、大小、方向的操作方法

  3.思考:传统动画制作的优缺点?

  归纳总结

  掌握改变对象位置、大小、方向等操作。

  3.教学评价

  ①基本任务:导入小鸟飞翔的序列图片,修改各帧,使小鸟可以随意飞翔。(60分)

  ②提高任务:通过复制帧、翻转帧、改变飞行方向等,使小鸟能飞回原位。(80分)

  ③拓展任务:不同小鸟(或其它动物)同时运动(100分)

  学生只需挑选一个任务进行提交即可,如只交提高任务。教师即时评分或存盘评分。巡堂时发现有特色作业即用大屏幕演示,并加以表扬鼓励。

  4、教学资源:

  ① 教师用PowerPoint“动画原理.ppt”

  ② 教师提供小鸟等图片素材

  ③ 实例欣赏:“文字显示.fla”、 “人物旋转.fla”  六、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后,感觉学生对动画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通过对逐帧动画的各种操作,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帧、关键帧、逐帧动画、动画原理,掌握Flash基本操作,如逐帧改变小鸟位置、大小、方向的操作,为后续的关键帧动画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操作指南_1.doc”进行学习,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95%的学生能完成基本任务,80%的学生能完成提高任务,36%的学生能完成拓展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