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可能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04~105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统计与概率”中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并且概率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新的知识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稳定情况。由于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定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反思追问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