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教学课件制作软件比较(5)

时间:2021-08-31

 误区三 页面过于花哨

  有的老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制作课件时加入一些与教学毫无关系的花哨元素。

  注意啦,课件上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打扰他们的思维,反而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哦!

  支招:整齐排版,统一PPT风格

  1

  整体模板、色调要统一。

  没有特别的需要,一般不要更改背景设置的色调或风格。如果想要有层次感,可以采用同一背景色的不同渐变,保持色彩协调;

  2

  字体能统一的尽量要统一。

  如果一张页面中出现了三种以上的字体,就会显得有点乱了,尽量控制在1-2种字体;

  3

  选择的素材跟教学内容相关。

  现在网络资源很丰富,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选择多样的素材。但是,这些素材一定要与教学主题相关,不然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课件看起来很乱,二是分散学生注意力;

  4

  不要使用很复杂的动作设置、动画方案。

  页面切换时应慎用花哨动作和无关声音,特别是在需要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突然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切换声音,容易打乱学生思维,分散注意力。在讨论比较轻松的话题时可以加上一些效果,但都不宜超过两种。

  误区四 做完PPT不测试

  有一些老师在做完PPT之后就觉得已经完工了,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进行现场测试。如果漏掉这一步,之前的辛苦努力都很有可能白费~~

  支招:现场测试 保证课堂效果

  检验版本是不是兼容。

  PPT软件有几个版本,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制作后,要到录制现场进行测试,可以知道版本是否兼容,确保可以正常演示;

  检验PPT里超链接和动作效果的正确性。

  有的课件存在大量超链接和动作效果,如果不进行现场测试,在正式场合使用时可能会暴露各种问题,比如出现死链或者不应有的动作效果,那时再修改就来不及了;

  对比电脑和大屏幕的效果。

  在电脑上的效果和用投影仪展示的视觉、听觉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特别是有多种颜色对比、重叠、交叉时,往往在电脑上看起来效果很好,学生却在大屏幕上看不清楚文字和色彩的对比效果。这时,现场测试就显得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