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范本(2)

时间:2021-08-3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看,我们班的课桌摆得真整齐。桌子天天陪着我们学习,小朋友了解桌子吗?知道桌子哪些特点?

  生:桌子是长方形的。桌子的面平平的。桌子是木头做的。每个小朋友的桌子都是一样的……

  2、师:桌子的面有多长 ?你知道吗?(板书揭题)

  【反思:从小朋友身边的事物谈起,引出问题,培养一年级学生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声国的意识。从中感悟数学与生活密切关联,增加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师:谁来说说桌子有多长?

  生:有的说1米,有的用手比划说这么长,有的说我不知道,有的说三厘米长 ,有的说量一量……

  2、师:量一量的注意好。看看身边的书本呀铅笔呀,你想到可以用什么来量?

  生:用铅笔来量一量,用手来量一量,用尺子来量一量……

  3、师: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方法量一量。(巡视收集学生测量的信息,注意不同方法测量得到的不同数据)

  生:各自量,并交流:

  生1:我用铅笔量,有4枝铅笔那么长。

  生2:我用这枝短的铅笔量,有5枝铅笔长。

  生3:我是用尺子量,有3把多长。

  生4:我是用手量的,有6次那么长。

  生5:我用尺子量,应该是60厘米左右。

  ……

  4、师:(板书4枝铅笔长、5枝铅笔长、3把尺子长、6次长、60厘米)看着这些答案小朋友们有什么疑惑?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一样?

  生:我们用不同的东西来量,当然数字不一样。

  5、师:数据不一样。木匠师傅做这桌子时该听谁的数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