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的教学实录及反思(2)

时间:2021-08-31

三、赏析送别,体会“爱”

  1、换词方式读句子。师:将“扑”换成“扇”读读。

  师: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生:因为海鸥不舍老人离去。

  生:“扑”更显得海鸥那种情感的无私。

  2、诗意过渡,于字词中体会“爱”

  师:这一扑,扑得难舍难分;这一扑,扑得不离不弃……

  师:将“念”可以换成什么?

  生:思。

  师:换了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字表示同一种意思。

  师:因为两个字表示同一种意思所以不用换。从“念”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爱。

  师:因为爱,不忍、不舍、不愿……

  生:(接口)无悔。

四、课文链接,朗读体会“爱”

  出示课文中海鸥为老人送行的语段,指导学生朗读。

  师:读了以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生:为什么海鸥用这种形式为老人送行?

  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

  师:要了解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还得回顾课文,从课文中去找。

  生默读喂海鸥一节,并画出关键词句。

  生:很小心、撮起嘴……

  师:你画的这么多?再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撮起嘴……

  师:为什么都画了“撮起嘴”?

  生:这是老人在唤海鸥。

  师:老师也在这一段里画出了关键词。(出示文段,“饼干丁”用红色字体突出。)

  师:饼干丁是什么样的?

  生:小的、碎的。

  师:为什么要把饼干弄成丁?说明了什么?

  生:老人细心。

  (评析: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词句中的深刻含义,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换词、画词理解等方法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应用的技能,使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