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反思(2)

时间:2021-08-31

1、提高认识

  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可见提高儿童课堂常规的认识对他们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具有强烈的志向和激励作用,要提高孩子们对课堂常规的把握必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处、从具体事情中形成影响和概念,如一学生总喜欢在音乐教室的途中打闹、讲话,课代表说了他多次也没用,他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随后的几周中,我便让他当课代表,请他整队,几次下来,他红着脸对我说:“赵老师,他们有的人总是不听我的,真麻烦。”我笑着对他说:“体验到课代表的难处了?”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这位学生便是在真切的体验中感受到了自己不应该给他人,给班集体造成麻烦。

2、严格要求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学生,应当严格的地方便当严格。”对音乐课上的一些常规,我们如果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使之获得最佳效果。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势,而严格的训练又会使学生的表现更趋于稳定,最终习惯成自然。那一些童声合唱队在舞台上训练有素的表现不正是平时严格训练的效果吗?

  当然,严格要求不等于滥施惩罚、蛮横行事。对孩子,无论何人都不应该采取武断的、强迫的、命令的、独行的态度。严格要讲究艺术性,做到严而有术、严而有度。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理智的有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只有具备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在课堂“乱”的突发情况下,变激怒为冷静,变简单粗暴为循循善诱。而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才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化解课堂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