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篇五:《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直角的初步认识》,师傅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针对基础落实的几点建议。

  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感觉到了学生对“直角”这一概念还欠感触。由于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研究教材,所以环节设计上,在直角的认识上欠扎实、到位。只是简单一点,认读了一下。没有从多方面让学生去感知这个直角,所以学生映像浅薄,以至于在后续的量角环节上有学生拿着三角尺的锐角进行测量。我想,正如师傅所说的那样,直角认识是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这一步一定要落实到位,可以从多方面对直角进行认识、感知加深映像,如看、找、摸、说四方面入收,让学生能教深刻的了解何为“直角”。第一步落实到位了,后面的量角验证的环节也不会遇上上面的情况了。

  “先天”不足,“后天”补,这个补真的是又费时,又费力。此时真的感受到备好一堂课,认真解读教材真的是很重要。如果能在新授课教学中落实、扎实目标,突破重难点的话,在后面的练习课及作业反馈中都显的很轻松,但是向今天这个课,难点没有突破好,明天还要重新来一遍,即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师生的精力,但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篇六:《直角的初步认识》反思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 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结构的无意义的疑问句都是我们实习生最特有常带的不良口头禅,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改进的。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本节课我努力在教学语言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们爱学、乐学。

  在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我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关注其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下,将教学过程的每一段时间估计好,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这是我需要不断实践累积才能掌握的,在这次课中我深切体会一个老师的眼睛看到东西角度必须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锐,要眼观八方纵观全局,不能让一个学生从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离班级的学习进程。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第一次教学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进以后,不断参与课堂教学,我的教学会取得进步。

篇七:《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预设的交流活动和教学流程是不是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不是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较为集中的问题:怎样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怎样画直角?这是本节课的“验证点”。

交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

  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我设计的交流活动是“找直角”。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第三层次,学画直角。由于在直角的判断上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画直角”这一活动没有完成。

主要不足:

  1.对学生交流的时间估计不准,预设的活动没有完成。

  2.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例题中的重点词句,导致学生交流时发言不够踊跃。

  3.在总结时没有完全信任学生,总担心学生讲得不好不完整。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直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范文

2.《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3.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4.二年级《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5.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7.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8.logo初步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