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汉语拼音,冲破方言羁绊

时间:2021-08-31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但是由于汉语方言的严重分歧,不同方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沟通信息的桥梁,也是隔断信息的屏障。要想去除屏障,架起桥梁,就需要共同语。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字音,纠正不准确的发音。曾经看到魏元石老师的一篇文章《汉语拼音是什么》,对其中的几句话感触很深。眼下,弘扬民族文化是很时髦的话了,然而,弘扬民族文化只靠汉字是不够的。汉语拼音同汉字一样是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长城,而且是汉字走向世界的桥梁。汉语拼音如此重要,在小学生刚刚踏入校门时,教师就应该认真指导,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汉语拼音这一重要的工具,为进一步学好普通话和其它知识打好基础。

  青海地区的学生,在青海方言的影响下,说普通话最大的特点,也是缺点,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如:春风(chūnfēng)读成冲锋(chōngfēng),阴天(yīntiān)读成应天(yīngtiān)等。虽然方言只是失之毫厘,但人与人之间想要传达的意思却谬以千里,导致了许多误会。要想冲破青海方言给我们语言之间的交流带来的羁绊,必须学好汉语拼音,尤其是后鼻韵母。

一、根据方言特点,深入研究教材教法

  作为一年级学生,学习后鼻韵母是汉语拼音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但是根据青海地区的情况,前后鼻音的正确发音及区别是一个难点。所以要在学好前鼻韵母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后鼻韵母的准确发音。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备课时根据青海的实际情况,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主要教法和大致教学思路。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如:讲方言笑话、摘苹果等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前后鼻音区别读等,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发音难点,让学生轻松学会后鼻韵母及音节的拼读,最后达到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拼音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还通过教材向学生逐步渗透学习方法,如:怎样书写多字母组成的后鼻韵母,怎样才能更好的区别前后鼻音等,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写字注意书写姿势等。但是,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本课可以尝试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当学生为主体时,即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起到主导、指导的作用;反之,当教师是主体时,即教师在渗透一些学法、交代一些要求时,学生也要紧紧跟随教师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