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复习要点(3)

时间:2021-08-31

  接着,文章又描写了山里边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这一句是写春天。“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长满了枝叶,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秀”有繁荣滋长的意思,这一句是写夏天。“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意思是天高气爽,霜色洁白,这是写秋天。“水落而石出”──水浅了,水底的石头露出了水面,这是写冬天。上边四句,每一句都概括地写出了一个季节的景色。寥寥几笔,作者就让我们分享到了醉翁亭附近自然景色的美妙。

  作者在贬谪生活当中能够欣赏到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风光,感到是一种无穷的乐趣,所以他常常早晨动身到那里去游赏,到傍晚的时候才回来。

  这一段说明作者所谓的“山水之乐”,主要是从山水景物方面来说的。但是,他的“山水之乐”还有其他方面。

  第三段,为了进一步说明作者所谓的“山水之乐”,他又对这里的人民的生活情状作了描绘。“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里的“负者”,是指背着东西或挑着担子的人;“行者”,是指过路的人;“伛偻”,是驼背弯腰的样子,这里指的是老年人;“提携”,用手搀扶着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小孩。作者告诉我们:在这里生活着的人民,都是那样的安详和平。在醉翁亭上,你可以听到他们劳动的歌声,可以看到他们在树荫底下休息;远近的山路上,游人往来,络绎不绝。他们熙熙攘攘,既有驼弯腰的龙钟老人,也有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作者在对山间朝暮和四季不同的景物的描绘当中,虽然对人民生活情状的摹写只有淡淡的几笔,但是却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富有生气,增添了神情和色泽。  作者还拿前面所勾画的景色作为背景,引人入胜地叙写他和宾客们在这里举行宴会的乐趣。他们从溪水里捕来了鱼,带来了用这里的泉水所酿的酒,又从山谷里打来了野味,采来了野菜。这些就地取材的美酒佳肴,别有风味,这是一乐;在宴饮的时候,不采取一般人鸣乐奏曲的娱乐方式,而是以投壶、下棋助兴,这又是一乐;宾客们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从座位上站起来喧哗,而“苍颜白发”的作者自己,却已经有了醉意,他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之中,更感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从作者所表现的神情可以看出,他的快乐,已经真正达到形神俱醉的程度了。这是作者以传神妙笔描写“山水之乐”的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