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复习要点(2)

时间:2021-08-31

  在这里,作者从大处写起,一共用了五层笔墨,这就是从“环滁皆山”写到“西南诸峰”;由“西南诸峰”写到琅玡山;再从琅玡山“两峰之间”的“醉泉”写到“醉翁亭”。文章一步一景地转换,最后终于突出了醉翁亭。作者把醉翁亭安排在一个景色优美的具体的环境当中,用传神的妙笔写出了一种境界。这样,读者从这里得到的,就

  不仅是了解到醉翁亭所在的地点,而且一开始就仿佛置身于画图之中,受到了这种艺术境界的感染。这样处理,从文章的布局来看,也为下面进一步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做好了准备。

  作品在勾画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它四周的环境以后,接着,就以醉翁亭为中心,使文章从正面展开。作者向我们说明了作亭的人,和把这个亭子命名为“醉翁亭”的原因。

  作者在说明“醉翁”这两个字的真正涵义的时候,采取了色彩很浓的抒情语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几句话是说:“醉翁”的意思并不在于真正喝酒,而是在于欣赏这里的景色。游山玩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寓”字原来有“包含”的意思,这里当“寄托”讲。

  在这里,作者不仅说明了“醉翁亭”名称的由来,和“醉翁”这两个字的真正涵义,同时也说明了他被贬来滁州以后放情于山水的游乐生活,以及他对滁州山水景物的赞叹和陶醉。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山水之乐”,是下面三段文章的重要伏笔,也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一道主线。

  那么,所谓“山水之乐”到底是怎样的呢?

  第二段,作者先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周围朝暮多变、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画一般的景色。他先描写醉翁亭四周早晨和傍晚的不同景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霏”是早晨的雾气。“岩穴”是山谷。“暝”,是阴暗不明的样子。这几句的意思就是:要说那太阳出来,笼罩着树林的雾气散开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阴暗了,或明或暗,随时变化,这是山里边早晨和傍晚的不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