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醉翁亭记的复习指导学案(2)

时间:2021-08-31

二、内容理解

  1.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本文写于作者被贬官滁州的第二年。

  2.段落大意:

  第一段:由“醉翁亭”引出“乐”字,点出全篇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由醉翁亭的地理位置(由远及近)到“作亭人”,再到命名人,直至命名原因,自然点出“醉翁之意”。 )

  第二段:具体描写山中朝暮与四季景色的变幻,写出自然山水之乐。(抓住典型景物特征描写)

  第三段:具体描写滁人游山的欢乐情景和太守宴游的热闹场景,写出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可以看出作者虽被贬官,却豁达乐观,更重要的是仍一心为民,使滁州百姓过上了安乐的生活。)

  第四段:写宴游归来的情景,在议论中含蓄点明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3.中心归纳: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和滁人游山、太守宴游的描写,表现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4.“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意是说自己的情趣不在饮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景。后成为成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醉翁亭记》表格式导学案2

一、导入新课

三、教师点拨、合作交流

  课题:《醉翁亭记》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

  2、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3、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