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荷塘月色》不能总写荷塘而不写月色、《绿》不能总写梅雨潭而不写绿一样,我也不能总写天空而不写地上吧?于是,我开始构思地上的百姓。写他们什么呢?当然应该往淳朴和自在悠闲方向上靠。
二连浩特建在沙漠上,即使是最热闹的街道也没有多少人。小地方的人并不忙碌,脸被阳光亲得红黑油亮,漾着一种满足。三三两两的行人慢悠悠地踱着步;生意人因为购物者并不多,大多数时间是懒洋洋地靠着座椅,眼睛半眯着。因为房屋都不高,地也很平坦,所以视野可以扩展得很远。只有偶尔一两声汽车的鸣笛,才让你忽然省悟:这里毕竟是一个有着交通规则的城市。
该把主题表达得明白些了,不然有人会说我主题模糊了,尽管散文贵在含蓄。地上的百姓和天空有什么联系?
只有这种的天空才能孕育出这样随遇而安、心灵宁静的人民。他们并不经常望天,因为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想看天,因为这里的天空对我来说是稀罕物,我并不能长期拥有。
我喜欢这里,但我还得离开,我得表达一下依依不舍的心情。
就让我的心灵在这儿小憩一会儿吧。我知道,当我离开这里以后,我可能不会再有抬头的雅兴了。
写到这儿,本可以收笔了,但我忽然想到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首句和尾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句中都有“云彩”二字,正与我写的内容相吻合。于是,我把这两句糅合一下,权作结尾吧,但愿不是画蛇添足。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想带走一片云彩。
小功告成。朱自清真是一个好老师,他的文章中都含着一些写作的“潜规则”,掌握了这些规则,写出一篇“像样”的散文也不是一件难事。现在,我们就不妨动笔尝试尝试吧。虽然我们还只是在模仿,但又有哪个创造不是源于模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