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赏析(5)

时间:2021-08-31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在揭露那个西洋小孩盛气凌人的丑恶面貌的同时,竟然赞扬那个西洋小孩“也有可敬的地方:他的从容,他的沉默,他的独断独行,他的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适者的表现。”这里初看似觉突兀,细想乃觉得这是作者思想高人一筹之处。朱自清的思想超越了那些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界限,他有着一种更为开阔的胸襟,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他的“国家之念”,不是国粹派那种独尊中国传统、排斥外国一切的陈腐思想,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大胆吸纳新潮的开放观念。鲁迅先生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曾批评中国人把拘谨、驯良、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孩子视为“好孩子”,而把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斥之为“洋气”,指出“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在文章的第一段具体描述那个中国小孩的深意,文章前后照应,完整紧凑。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朱自清在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他不可能从社会制度这个根源上来剖析中国贫弱受欺的根本原因,只能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角度来论述,但是文章中强调“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强调要严肃地审视自己,这比之一般地呼喊反帝口号来,要切实、深刻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