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赏析(3)

时间:2021-08-31

  我真是一个矛盾的人。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谁也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

  1925年6月19日夜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赏析】

  1925年5月30日,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在上海血腥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热潮,许多作家、诗人把满腔的悲愤,化作声讨的诗篇和文章,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和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篇章。朱自清在惨案发生后,写下了诗篇《血歌》,抒发他犹如“火山的崩裂”那样强烈的感情,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6月19日,他又写下了这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从另一个角度,抒发他“迫切的国家之感”。

  朱自清十分注重文章的结构布局,这篇散文字数不多,但是内在的结构却十分讲究。全文共分五段,开头主要叙述自己遭受“袭击”的起因。但没有提到遭袭击之事,只是写自己对小孩的喜爱,和那个西洋小孩的“和平秀美”,文中有着一种温馨愉悦的气氛,为随后而来的突遭“袭击”,造成一种情境上的巨大反差,从而使文章跌宕腾挪,摇曳多姿。第二段写“袭击”的经过。正当作者用爱抚的目光在欣赏对座的西洋小孩,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时,西洋孩子的脸已伸到自己跟前,眼光像“两颗枪弹似的”,使作者一下子“茫然地觉着有被吞食的危险”,情境的陡转,使得文章顿生波澜。第三段写遭“袭击”时的瞬间感受,和涌上心来的思索;第四段进一步阐发遭受“袭击”的感想,结尾一小段总结全文,深入一层阐明主题。全文按时间顺序记述,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从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中,发掘出有鲜明时代色彩的重大题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