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望月怀远》诗评(3)

时间:2021-08-31

  “不堪盈手赠”出自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中的“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诗人引用了原诗,却又高于原句。一个不堪带进了许多感情的色彩,增加了揽之不盈手的思想境地,在原诗物化于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物化于心的感情,体现了不盈手的失落与苦闷。假如现实太坏,那你该如何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类似于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作者选择了什么?假如理想不可得,那倒不如到梦中与理想作一次欢娱的约会,倒不如去梦中一朝看尽长安花。这就是高明的张九龄。

  可以说,张九龄的思想虽然被贬但还是很平静的,开元盛世那样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眼前的这点挫折也自然就是曾经沧海了。这也就是我喜欢张九龄的地方。孤独不失孤傲,平凡而绝不平庸,作者在诗文中透露一种老辣的气质。张九龄的诗文不求艳丽,而恰恰是这种文体越发显示出他经历的广泛,那是一种超越生活的平静,读他的诗,犹如听老者、智者的教导,犹如品一杯茶,可以使你心平气和。当然这不是叫人去磨灭理想、安于现状,而是教给我们一种对待生活的方法与态度,那就是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宠辱,以一种踏实的状态去面对前面的挫折。张九龄毕竟是大家,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仁厚长者的风范,这也就比王勃、陈子昂这些急功近利之辈高明的地方。

  诗人早已逝去,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当初的功业和曾至今?人们记住的只是一个叫张九龄名字,有谁去记作者那当初的心情?唯有这天涯共此时的明月,依旧照着这个世界,唯有这《望月怀远》的千古绝唱依旧被世人传唱至今。

  读完此诗,张九龄把我带进某种不自觉地想象,那是对于表象之下的思考与理解,我在想,我们在人世间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王图霸业?开元盛世对于我们后人来说也许只不过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外壳。功名利禄?那些风流一时的貌似伟大的人物早已被风吹雨打去。日升月沉,草木枯荣,历史的大河奔腾不息,不会为谁所停留,那么我们该怎样却对待这短暂的人生呢?我不知道,张九龄也不知道,这个世上太多太多的人都不知道。  去吧,那海风阵阵、明月当空的夜;去吧,那些孤独苦闷。

  反复挣扎的灵魂。我只知道那“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尤在耳畔,那些为这个国家在月下徘徊的形象依旧在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