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心经》解读(2)

时间:2021-08-31

  世界以唯有其自知的旋律运转着,无人跟得上它的节拍,只好各自念叨着心中那本道不得的经。然而,洪荒宇宙间,又能藏得住多少秘密呢?既然人人心中皆有本难念的经,那我们就试着来解解这一本本的经……

一、许小寒:一本念了20年的“水仙”经

  一如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小寒美丽而自私,表面单纯却满腹心机。成长中的20年她渐渐对父亲产生男女之恋,并牵恨于母亲,朋友,她内心深深的缠绵与憎恨纠结成一部心经,千回百转也念不完。

  在希腊神话中,有自恋倾向的那格索斯深深地爱着自己。一次他对着池水照自己,觉得水中的少年实在太美,俯身下去要亲吻自己的倒影,结果掉入水中,溺水而死化作水仙子,日日临水自照。小寒,就是一个典型的水仙式人物。在《心经》中处处有这样的暗示与对比。许峰仪说小寒与绫卿长得相像时,二人对镜比照,“绫卿看上去凝重些,小寒仿佛是她立在水边倒映着的影子,处处比她短一些,流动闪烁”。后来小寒与绫卿因相像而引起的波折与纠葛不只一件,而此处小寒倒影般“流动”的暗示与水仙子的神话刚好契合,不可不谓张爱玲之匠心精巧。

  在故事一开始对小寒的描述中就显示了她的特殊气质:“这里没有别的,只有天与上海与小寒。不,天与小寒与上海,因为小寒所坐的地位是介于天与上海之间”。苍茫夜色中,小寒在一群女伴的围绕下,却只似她一人,且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同在。这种独立人群中的孤芳自赏不正是她不自觉的自恋吗?张爱玲赋予了小寒特殊的厚待,同样也给了她不一般的情感历程。介于象征父母的天地之间的小寒,也正是在感情上横亘着父母的爱。张爱玲的作品中,总是这样一些看似无关的描写,却又很巧妙且充满浪漫色彩地暗示着人物的性格、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