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集《更衣记》(10)

时间:2021-08-31

  张氏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精妙绝伦。

  二

  时代跨入了20世纪。在张爱玲笔下服装的变迁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的历史从总体上看,的确是“点缀品的逐渐减去”的历史。进入20世纪,铁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改变了以往穿着宽大服饰的习俗——“衣裤渐渐缩小,‘阑干’与阔滚条过了时,单剩下一条极窄的”。在政治动乱与社会不靖的时期,服装是需要轻捷利落,适合剧烈活动的。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讲的就是在那动荡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为了发愤图强,决定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长袍大褂改为胡人的短衣窄袖,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更加方便;同时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通过改革赵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最终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看来服装的变革的确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衣服在革命期间变得越来越紧,以至于“‘小黄帝’登基的时候,袄子套在人身上像刀鞘”,虽然有些古怪可笑,但不是没有渊源、没有道理的。革命的时代是那样骚动不安,服装的变来变去也就不足为怪。一会儿是不可理喻、失去平衡的“元宝领”的产生,正象征了那个时代的无均衡性。一会儿是“‘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不能不说与民国建立初提倡卢梭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有关。来自西方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衣领从高到低、从有到无,领口从圆到方、从方到尖,丝袜上绣花,**女戴平光镜……女性的着装似乎多少有了些自由度、诱惑力和现代气息。然而,那个时代政治风云的变幻实在迅疾不定,军阀、政府来来去去,紧随其后的服装跌跌绊绊地赶,时尚走马灯似的换,过了时便一文不值。也许不光是“一文不值”,说不准还惹人笑话,即如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所叹:“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