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3、品味语言,感悟徐诗的独特风格二、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诗歌阅读方法,

  2、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语(1—2分)

  问学生世界名校有哪些,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徐志摩。

  二、徐志摩个人资料(课件介绍)(5分)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也可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10)

  四、引导学生感受美(15—20分)

  欣赏朗读后,让学生指出本诗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1、鉴赏情感美

  诗歌抒发的感情有:爱国、思乡、亲情、友情、爱情等,让学生总结本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或对康桥的恋之情等

  本诗的感情脉络

  让学生把七节诗分别用两字概括:

  作别——金柳——水草(青荇)——潭水——寻梦(放歌)——沉默———告别

  让学生感受感情的波澜: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不可遏制的爱,是柔情,还是激情,还是深清,是一种热烈的柔情。

  2、意境美

  教师先讲意境和意象的含义,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让学生找出本诗的意象: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一支长篙、

  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作者融入人什么感情。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3、语言美

  让学生选出美的语言加以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五、总结徐志摩诗歌特点:

  语言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

  六、背诵全诗(配乐)(8分)

  七、课后作业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选学徐的其它诗歌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1.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2.《再别康桥》 优秀教学设计

3.《再别康桥》课文教学设计

4.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

5.《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

6.《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稿

7.《再别康桥》名师教学设计

8.《再别康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