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三周:行走在“汉字寓言”创作的路上(5)

时间:2021-08-31

  四、“汉字寓言”的影响

  自“汉字寓言”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编辑孙逊先生、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马长山先生、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冉红教授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我最初所有的“汉字寓言”几乎都是被三位先生发表在他们主办的报纸、网站和杂志上的。为扩大“汉字寓言”的影响,马长山先生还在《寓言通讯》2006年总第4期和“中国寓言网”上面向全国征稿,拟编写一本《汉字寓言》专集,征稿启事后附录了拙作《“犬”的自白》作为例文。自此,汉字寓言在全国产生了一些影响,创作队伍不断扩大。著名剧作家张鹤鸣创作了《“古”小姐找婆家——续写孙三周寓言〈‘尸’字搬家〉》发表在《瑞安日报》,并改编成剧本让学生演出。《广州日报》、《沈阳晚报》、《连云港文学》等报刊纷纷转载或评论我的“汉字寓言”创作。2008年、2013年,我两度荣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现正与有关单位接触,拟将“汉字寓言”拍成系列动画片。

  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教授曾说:“汉字保留了19世纪以前人类最丰富的记录,总量超过人类文明史上所有其他文字的总和”,可以说,汉字寓言的诞生,将使汉字的内涵更为丰富,将使汉字变得更加神奇奥妙,充满魅力。有人说,没有汉字,就没有孔子、庄子,戴汝潜先生《汉字决定论》断言:“只有汉字决定性地为世界创造了如此丰富的儒、道、佛诸家系列的哲学思想,没有了汉字,也就会断绝了产生如此辉煌的智慧资源,保护汉字,就是为全人类保护属于我们民族特有的智慧资源。”“汉字寓言”是对汉字资源的又一次开发,是对汉字资源的主动保护而非被动守护,伴随着“汉字寓言”的诞生,古老的汉字将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