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时代气息(3)

时间:2021-08-31

  四、启示

  《雨巷》传递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思维的人,看待事物的棱面不同。不应将人的思维方式都束缚在统一的框架里。西方有一个教学案例:妈妈拿着鸡蛋问六岁的孩子:“妈妈拿的东西像什么?”孩子说:“鸡蛋。”这位妈妈又问:“除了鸡蛋呢?”孩子说:“老师说这是鸡蛋。”孩子的妈妈把学校告到了法院,认为学校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鸡蛋可能像小土豆、猕猴桃等。“单一、单纯、固化的思维不可取”。教师宣讲《雨巷》应引导学生:“假如这首诗歌是你写的,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曹本立.从“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雨巷》心理解读.名作欣赏,2013年第32期.

  [2]杨利景.进入《雨巷》的三条路径.语文建设,2010年第02期.

  [3]孙文辉.《雨巷》教学的诗歌史意识.名作欣赏,2010年第13期.

  [4]王力鹏.“中国现代诗歌选修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建设,2011年第Z1期.

  作者简介:左丽(1989―),女,重庆奉节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教育、学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