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导学案(2)

时间:2021-08-31

  明确:我喜欢“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明确:“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明确:“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课文悟读 理清思路

  我 希望逢着 丁香姑娘 走近 我

  (追求) 飘过 我身旁

  到了 篱墙

  (照应)

  走尽 雨巷……

  我 希望飘过 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结论: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课文悟读 品味语言

  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明确: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

  ①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②“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③“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