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主题思想(3)

时间:2021-08-31

  当然,在倡导自我和人性的今天,这种“政治说”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而作为90后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历史知识贫乏,恐怕也很难理解诗歌创作的那个时代,自然“政治说”在他们看来也是牵强附会。

  再者,我们可把这首诗看成作者寄寓人生理想的哲理诗。当然这种人生理想并非一定要在大革命低潮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才能产生,而表现出来的要比那时广得多,它既可包括爱情的追求,事业的向往,也可看作个人的各种寄托,“雨巷”既可指漫长的人生道路,也可包容巨大的时空,可把“我”想成在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者和徘徊者或跋涉者,那“丁香一样的姑娘”或是作者的希望,亦可是某种成功,它总是在“我”不断地追寻中,不断飘来,而这又并非“我”所真正渴求和向往的,蕴含着“我”有更远更高的追求,不断地争取梦想的目标,而又不断寄托新的希望,这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又体现了作者对灵魂自我救赎的努力。

  “哲理说”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体验,也是那些高深的专家学者们所大力倡导的。对于悟性较高的学生来说,“哲理说”不难理解,但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就是背答案了。

  以上三种观点是当前学界对《雨巷》主题研究的基本走向。近年来,一些专家从新的视角来研究《雨巷》。我觉得较有影响力的如山东菏泽学院中文系的邵子华教授的《阐释学视野中的<雨巷>》,文章依次论述了社会学阐释视野中的《两巷》,心理学阐释视野中的《雨巷》,文化学阐释视野中的《雨巷》,生命学阐释视野中的《雨巷》,结构主义阐释视野中的《雨巷》,可谓较为完备。另外,黑龙江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王立宪教授在《一首有关“预想”的诗——戴望舒<雨巷>新解》中提出,《雨巷》是一首有关“预想”的诗,《雨巷》的“预想”充分表现了诗歌的想象特征。诗人的预想不是独处一室的预想,它是人在途上时期待心理的自然流露,这就越发显出它的真实性和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与世界上许多人的联系。王立宪教授所持仍是“哲理说”,但其“预想”提法的新颖,不得不令人佩服。  到底作者在《雨巷》中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呢?不论是把它看作爱情之约的痛苦守望,还是寄寓社会之况的心灵挣扎,抑或是人生之路的追求的悲歌。这都不重要,关键是《雨巷》留给我们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才是它焕发永久魅力的根本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