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导学案(2)

时间:2021-08-31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A、只有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都有,聪明的人不会失掉罢了。

  B、也不是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会有,聪明的人一定不会失去。

  C、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而且人人都有这种心性,只是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D、所有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人也自然都会有这种心性,有道德的人能够可能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 课文理解赏析及现实意义

  2、 写作特点

  复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课文背诵 重点字词提问

  目标导学

  一:重点段赏析分析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