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堂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一、作者介绍:

  二、资料助读

  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同情心)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3、《吕氏春秋》中说“人生有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三、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语气、节奏、顿挫的技巧,并注意以下长句的断句。

  (1)不为苟得也(wéi)。(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研读,感悟文本。

  1、孟子的文章大气磅礴,阐明道理深奥而透彻,这种效果得益于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初识文章后,你感到通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小结:对比。

  2、用对比手法阐明了什么道理?

  小结:开头用“鱼”和“熊掌”对比,说明“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接着用“生”和“义”相对比,目的是为了说明“舍生面取义”。这样开篇的目的是阐明了人在选择两种“不可得兼”的东西时要“择优而从”

  还有对比吗?

  小结;有。“舍鱼而取熊掌”和“舍生面取义”对比,得出了‘义’的价值高于“生“的价值。这叫“类比”。

  资料显示: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的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

  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读“生亦我所欲……则凡可以得辟患者何不为也?"思考作者是为了说明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小结如下:作者先从正面说明“生”与“有甚于生者”的“义”,“死”与“有甚于死者”的“不义”相对比,论说“义”是“甚于生”的“所欲”,“不义”是“甚于死”的“所恶”。接着从反面论说“义”是“甚于生”的“所欲”,“不义”是“甚于死”的“所恶”。通过对比,道理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义”是人生最高境界。

  “义”是存在于世间最好的东西。那么这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的“义”存在吗?

  小结:存在。作者在后文有两句话就举例论证有些人为了“义”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些人为了舍弃“不义”而“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这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义”的存在。

  作者通过以上对比道理论证和对比举例论证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结:“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教师小结过渡:行文于此,作者阐明了“义”是“甚于生”的“所欲”;“不义”是“甚于死”的“所恶”。既然世界上有比生更好的“义”存在着,那么,我们在对待“所欲”时理解所当然是“择义而从”!也就是当“所欲”和“义”不可兼得时,要勇于做到“舍欲取义”。这是作者在本文中观点的一部分。下面的一句话如何理解?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者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结:“贤者”与普遍人对比:论述人人都有“是心”,只不过是“贤者”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舍欲取义”之心,而普遍人则是常常丧失“是心”。同时这句话目的也是在激励人们崇尚道义。

  这句话印证了课前资料中孟子的那句话?

  小结:性善说。“是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舍生取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