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之书《冰河》:急躁的余秋雨(3)

时间:2021-08-31

  尴尬的性别

  口号式标语+无实质性突破

  同样令余秋雨津津乐道的,还有《冰河》中聚焦于“险峻的边缘”的性别视角,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小说中的孟河女扮男装的行为。

  易装现象,自明清时期就在戏曲舞台上层出不穷。通过扮演男性,否定女性的本体性,以身体作为载体,将男权主导的性别秩序内在化,到了恰当的时机,再以纯洁的女性姿态把男装卸下,回归原位,继续做一个不违妇德的女人。所以当男女主角在朝廷重逢的时候,孟河主动向金河表白“我想成家了”,尽管两人跳出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决定回归乡野,为不想考科举的学子办“不仕班”,但从整体上来说,作者最终还是选择将孟河这个伦理纲常之外的女性,整合到和谐一致的传统伦理秩序中去,依然未能挣脱男权宰制的束缚。

  其实,纵观整个故事,主人公孟河女性主体意识最为鲜明的一刻,不是她与金河的坎坷爱情,不是她与公主的姐妹情谊,而是在放榜时看到自己高中状元的当下——孟河高兴得只想手舞足蹈,而且“必须是女子舞蹈,让千百年被压抑的天下才女,一展愤懑”,可是想到这里,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才不转身跳舞呢”,她说,身体是性别政治的战场,而她的身体终究没有跳出那个象征解放的舞蹈,“险峻的边缘”的性别视角,始终显得暧昧而尴尬,仅仅是一句口号式的标语,没有丝毫实质性的突破。

  结语

  读完《冰河》,也让人不禁心生感慨。《文化苦旅》的小读者们都长大了,唯独余秋雨对大众,对自我的认知还停留在原处,众声喧哗的时代里,他的人文关怀显得浮夸而无趣,他的文学表达显得做作而单薄,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或许想来自视甚高的他,正在借助小说,尝试在自我与世俗之间寻找一条平衡的出路,却用力过猛,又尚未自知。《冰河》题记中余秋雨写道,“很多艺术家总是过于急躁,留下了潦草,遗失了奇妙”,以此作为这篇小说的注脚,大约是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