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之书《冰河》:急躁的余秋雨(2)

时间:2021-08-31

  自恋的语言

  “美女”+“不靠谱”+“你太烦人”

  提起连贯性问题,不得不关注到余秋雨在小说中使用的几处插叙。

  在故事开始前,他有言在先:很多作家常常以强刺激的场面开头,以吸引最粗心的读者,这部小说不这么做,一上来就平铺直叙,“如果有些读者不想看下去了,那就应该离开,我鞠躬相送。”切莫以为余秋雨接下来就要采用后现代主义多维交叉的叙事模式,因为在后文中,这个身为“作者”的我仅仅出现了两次,目的都是通过插叙避开故事的高潮:一处是在孟河进考场应试的部分,作者说“正是因为精彩,读者就有了想像的动力和空间,那就不必唠叨了”,另一处是当孟河的女性身份被揭穿的时候,作者说“连平庸的作家也会写得高潮迭起,既然有那么现成的惊悚笔墨,本人也就不掺和了”。如此宕开一笔,若将其称为“反高潮”的叙事手段,读起来也太过突兀而刻意,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也许对于作者本人来说,字里行间炫技的满足感与自恋的优越感,远远超过其对于文本自身的意义了吧。

  同样自恋的,还有被作者形容为“让一个象征结构披上通俗情节的外套”的小说语言。因为通俗,所以故事中的皇朝公主,能够在谴责考生趋炎附势的时候说出“我见到的这样的考生就更多了,要不然,我怎么到今日还是单身”?因为通俗,所以金河在与换上女装的孟河重逢的时候会说出“你的美丽,让我不知所措”,因为通俗,所以古代人物对话中满目可见“美女”、“不靠谱”、“你太烦人”等现代语言,因为通俗,所以男女主角动辄满眼含泪,就连月亮也“像是被泪水浸湿的”。

  但是出人意表的是,有的时候,作者又突然正经了起来。例如,与金河和孟河同船的考生们,在河流结冰后迅速产生内讧,众口一词地怀疑是金河从中作歹,有意阻拦众人的赶考之路,这些人的长相“似仙鹤、似松鼠、似公鸡、似睡猫、似绵羊”,显然象征着名利场上的魑魅魍魉,余秋雨不仅借孟河之口说出“一条船就是一个冰封的朝廷”的沉痛判断,更直言不讳地进一步大加批评“这种快捷的互认互证,是中国文人的集体本能!”凡此种种,总让人觉得不安,仿佛那个知识分子余秋雨,就快从文字背后跳出来,又要口干舌燥地指点江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