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秋雨散文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7)

时间:2021-08-31

  (二) 、开创了新型散文典范

  (1) 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 ,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 、 《贵池滩》与《青云谱随想》 , 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模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 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文化品位与文化贡献。

  (2)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 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 《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历史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 《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

  (3)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 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4)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 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 然。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 由小到大, 由浅到深, 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4]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作者:李雄勇,来源:江西教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