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6)

时间:2021-08-31

  因为篇幅关系,诗歌的象征性不说了,《白马》 片段已略见一斑。戏剧的张力,无非就是在舞台表演的特定时空中,如何将二元戏剧因素作矛盾而又统一的安排,以求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审美效果。这只要读一篇《拼命挥手》,看那位陌生旅客如何在火车上向老农的孩子招手,就足够了。

  可以说,余氏的散文,不是传统的议论散文、抒情散文之属,而是一种立体散文、或者说是一种兼类散文,用他自己能够接受的说法,就是一种学者才可以染指、才可以作得好的“文化大散文”!

三苦:矛盾之书

  这本书,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自相矛盾的东西还有不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不得开释”之所在。略说几点最重要的。

  《君子之道》 的学术资源主要来自儒、道、佛三家,越靠前越被借重,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君子人格关乎民族集体心灵塑造,走的是儒家道统。用通俗的话说,儒家认为现世是好的;道家认为自然是好的;佛家则认为解脱(涅槃)是好的。即便该著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借用道、佛思想作补充,很多地方也难免捏不成一团。余氏特别重儒家的“德”字,认为“万物之间,德是主宰”,并说德“主要是指‘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而“仁是软性之德”。这与一般以“仁”为儒家之关键词不尽一致。“德”的古字上“直”下“心”,《说文解字》曰“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直心”可指特别的心,当然也指有价值的心灵或坦荡的情怀,它立字于人本身,且十分主体也十分个人化。“仁”不同,除了“二人为仁”的“社会关系”学,《说文解字》析“二”为“地之数也”;“二”又可析为两个“一”字,“一”乃“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也,这就与自然发生了亲缘性。甚至可以说,一个“仁”字,虽以集体之人为核心,却囊括了天、地、人三才。“仁”与“德”的重要性,恐怕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让“仁”依附于“德”。余氏又在《君子之德风》一节里介绍老子的“德”,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不希望真正有德之人过于自得”,这是以儒家之“德”解释道家之“德”,与《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相去甚远。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便是“德”(陈鼓应);任继愈也以“无为”释道家之“德”,这都是包括了人事在内的天地之大德,与余氏对“德”的理解根本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道家借天地之气以活人,佛家借自然山水以修行,是“仁”与道佛更相洽呢?还是“德”与道佛更相洽?笔者以为,无论从字源学、儒家哲学的自洽性、还是从儒道佛三家的关系看,答案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