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叫做“三叠泉”的地方使作者压抑着的心头又燃起了希望之光。山高路窄,他们一路磕磕绊绊,耗尽力气,终于见到了这一震撼身心的景观,听到了那种轰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终于被一种久违的感觉淋湿。他们突然与古代文人产生了对深切的认同,体会到了与山水风物的熔铸,也寻找到了“一种在现代已经很少的对应”。作者联想到朱熹,又联想到徐霞客,为自己的身临其境而庆幸不已。但是,作者突然笔锋一转,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担忧,他担心终有一天他们今天好不容易找到的感悟和对应会失去。作为文人,他们也许将不得不开始另一段“苦旅”。
文章至此,“抑”和“扬”的情感一直在交替地变化,虽是一篇散文,却显得很有波澜。作者将以怎样的方式收束全文呢?他能否在深深的忧虑中为自己,为读者寻觅到一丝丝的希望呢?答案是:没有。听了朋友对1990年夏庐山文化博览会情况的转述,他的这种忧虑反而是更进一层。庐山不再是过去的庐山,庐山上的文人也不再是过去的文人。作者实在是无法想象庐山能在熙熙攘攘中构建出一种文化与名胜的对应,他陷入了一种困惑,一种惋惜,一种无可奈何,一种伤感中不乏愤恨的复杂心境。最后,作者以如此沉重的一句话收尾:“一阵云雾又飘到了我的眼底。”
所谓“文化苦旅”,究竟“苦”在哪里?它“苦”在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作者遍访祖国各地名山大川,凭借着山水风物,在苦苦地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在苦苦地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书中有的篇章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有的篇章表现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有的篇章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有的篇章则论析文化走向,充满文化感慨…… 那么,这种“苦”又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于一种矛盾着的文化心理,而这种矛盾着的文化心理来自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是谦恭的,而现代文化是奔放的;传统文化强调精神上的富有,而现代文化强调物质上的满足;传统文化心怀虔诚,敬畏自然,而现代文化却要雄心勃勃地征服自然……中国的文人在选择间陷入一片迷茫,中国的文化也在夹击中看不清未来的路在何方。
从这个角度来欣赏《庐山》一文,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但文章中作者所提出的种种疑问,我们似乎很难解答。对于西方的“现代风暴”,我们究竟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究竟怎样继承和弘扬更为合理?现代中国的文人,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履行怎样的社会义务?依然在“苦旅”着的中国文化,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