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艺术探析(3)

时间:2021-08-31

  四、寓情寓理,表述晦涩哲理

  每每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我们总能够感受到他文章中对于晦涩的哲理问题深入浅出的论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在《行者无疆・落伍的疯狂》中通过对“纳粹”与“新纳粹”的论述,以“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终结,深刻展现出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反思文革时期思想压制以及对愚昧思潮的深刻批判。《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中余秋雨先生对人世间的友情的描述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他写到“长风残照下一个个独立在大海中,宣告着门徒们对师道的忠诚,对友情的挚守,宣告着一切崩坍总有例外”“但这些门徒互相不能靠近,不知哪个夜晚在激浪的冲击下终于站不住,冲走一个,在冲走一个”,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真情的歌颂以及引发对人性善良的思考,可以更加肯定的是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

  余秋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化拾荒者和建设者,在争议面前我们应该破除偏见束缚,还原其真性情的文者姿态。他将人、历史、自然、社会结合起来融入一篇文章中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文化是起点也是归宿,他将文化元素弥散在字里行间。

  参考文献:

  [1] 闫彬彬,黄佳琪.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元素[J]. 群文天地. 2011(03).pp35~36

  [2] 刘青云. 析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2(06).pp48~50

  [3] 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