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2)

时间:2021-08-31

  一、 历史性题材造就“沧桑感”的质地

  余秋雨散文的核心是“文明”,其表现形式是“历史文化散文”。为什么他要选择历史性的题材呢?因为文明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虽然相比前两个阶段,文明到目前的时间很短,但也有了五千年的时间。文明就是在这个五千年的时间通过漫长的时间积累而成。要表现文明的主题就必须将其放在历史当中才能施展开手脚,只有弄清它的“来龙”才能预测它的“去脉”,所以余秋雨选择了历史性题材。但我们亦要明白,他想弄清过去,并不是要复制过去,而是以此来解释现在,导向未来。而“沧桑”作为历史的本质特色,谁也无法将它摸去。这就好像他当年游西湖。他觉得西湖山水与历史牵连得过多,象征性过浓,难以贴近。于是跳入湖中去游泳,去贴近。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②”既然这样,与其将它摸去,不如在它之中展开对文明思索的步伐。历史便成为他最佳的选材,沧桑也就处处闪耀于他的散文,《道士塔》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

  敦煌文明的发现、保存、研究过程本身就充满沧桑曲折,让我们体味文明的肯定与否定。敦煌文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那时的中国气吞山河,傲视东方,何等繁荣强盛?四夷无不顶礼膜拜。可惜它的发现却是中国落后世界之时,而且又是被可怜卑小的王道士发现的。这么一堆能够震惊世界的文明在已经世事沧桑、日益衰落的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官员客厅里的“茶香缕缕”和外国文化强盗在沙漠里的“股股炊烟”决定了它最终的出路。那些自诩为“文明研究者”的西方殖民者以野蛮的手段掠走了文明,并且他们宣称从王道士手中骗走文物是一种对文物的保护。的确,中国的官员也知道它们的价值,怎么不保护呢?相对而言,当时落后的中国属于蒙昧,野蛮战胜蒙昧是自然的事情,然而野蛮掠走了文明,是否也就等于战胜了文明呢?随着时代的推移,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日本学者在大会上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者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走过道士塔时,默默望了一眼,这便是文章的答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文明终究会战胜野蛮、蒙昧。文章在对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使读者展开了对历史背景的想象,在历史长河的沧桑变化中,我们体味到了文明的骄傲、失落的悲痛,得出的却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文明定会战胜野蛮。要表现文明这样的大主题,只有放在历史的长卷中才能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