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不断寻找生命的震撼(6)

时间:2021-08-31

  行者无疆

  2003年初夏,中央电视台要拍摄余秋雨的一些早年生活片断,几位编导特别希望他领着他们去寻找余秋雨在“文革”期间到浙江奉化的一个半山腰上称病避暑、潜心攻读的那个屋子。一幢被称作“中正图书馆”的暌违30年之久的老楼,居然被他找到。“那时,我通过早年一位老师的关系借住在老楼的一间小屋里,整幢老楼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我一个人。我几乎翻遍了蒋介石要他儿子蒋经国读的所有书籍,以至今天打开那些陈旧书架时的熟练程度,仍然把真正的管理员吓了一跳。”余秋雨说,当时他在这里,举目无亲、吃食无着,更找不到电话、邮局、电视、报纸,是彻底的放逐和封闭。废弃的老楼外是密密的树,树外是层层的山,山顶是厚厚的云。“山外的政治运动我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从两个山民口中听到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才大吃一惊,离开那里。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以《四部备要》作靠山,比较深入地钻研了中国文化。”

  这些年来,余秋雨养成了一个读书习惯:绝不东翻西翻、浅尝辄止,绝不见缝插针、手不释卷;要读书先把大门关上,电话拔掉,收起精神,稳住气息,而且,桌上只能有一本书。他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朋友因事犯法,要关4年,余秋雨便写信到监狱,祝贺他这个大忙人竟然能获得这么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并建议他主攻英语。4年以后,他的这位朋友带着一部60万字的译稿走出了监狱。

  “作为一个文人、一个学者,您最希望给社会留下什么?”余秋雨想了想说:“这些年来我一直通过实地考察在探索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但现在资讯发达、信息爆炸,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估计什么也不会长时间留下。不留下才好,让大家在精神上轻松一点。为什么孔子、孟子比我们伟大?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是历史并没有给他们‘留下’那么多遗产。他们所看的书,所知道的‘知识’,一定比我们少得多。结果,他们心地疏朗,精神空阔,可以静静地与天地对话。我们心中已经塞满了文化垃圾,因此也不要把自己的文化垃圾塞给后代。什么也不留下,还给世间一个干净的天地。”

  他从学术研究、教育行政到实地考察、随笔写作,经历了不少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一遍遍地从零开始,可称得上是自弃自位、自离积累、自拆楼台,然而为的只是避免生命的惯性僵化。他说:“我是个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留连过久。安适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断裂,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论、争夺,而任何都包含着毁损。”

  采访结束前,余秋雨在题词本上认真地题写“行者无疆”4字。是的,走在路上的文化人,永远行进在无涯的生命追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