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是写给哪位(4)

时间:2021-08-31

  收到指控结党的小报告之后,仁宗想听听范仲淹的说法。庆历四年(1044年)4月的一天,仁宗向各位大臣问道:"过去小人多为朋党,君子难道也结党吗?"胸怀坦诚的范仲淹竟回答说:"我在边防的时候,见到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聚在一起,自称一党,怯懦的人也自为一党。在朝廷上,正、邪两党也是一样。陛下只要用心体察,就可以分辨忠奸。假如结党做好事,那对国家有什么害处呢?"仁宗对这个回答当然很不以为然。未曾想,就在朝廷中朋党之争甚嚣尘上,范仲淹因此逐渐失去仁宗信任的情况下,37岁的欧阳修直抒胸臆,一不作、二不休,在4月份干脆写了一篇《朋党论》的政论呈交仁宗,并在朝官中传阅。欧阳修的文章,对派别问题不但不稍加避忌,反而承认大伙的确都在结党。有小人以利益相交的"伪朋",有君子以"同道"结成的"真朋"。欧阳修提出,做皇帝的,应当辨别君子之党与小人之党,"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

  这就等于向仁宗宣布,我们已经结成了一个朋党派系。这是向仁宗的家法和底线挑战。从北宋皇帝极深的避讳和忧虑来看,如此理直气壮地宣告结为朋党,对于庆历新政,等于自杀。果然,此文一出,特殊利益集团弹冠相庆(他们是绝不承认自己结为朋党的),政治局势急转直下。此文成为庆历新政决定性的转折点。因为对于宋仁宗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敏感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再加上朝内外反对改革之声连成一片,仁宗为了维护皇帝的专权统治,下决心将"气锐不可折"的范仲淹逐出中央政府。这一年6月,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山西宣抚使(处理地方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员),范仲淹被迫离开京师。朝廷中的反改革势力趁机猛攻范仲淹,仁宗全面动摇。11月,仁宗下诏强调"至治之世,不为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