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解读(3)

时间:2021-08-31

  (3)对比反衬,骈散结合

   文章3、4两段,写景一暗一明,迁客骚人反应一悲一喜。

   本文多用骈句、对偶句、排比句,对仗工整,节律明快,间或穿插散句,又使文章摇曳多姿。

  (4)修饰得当,突出特征

  如雨、风、浪、月等景本身不具有情感性,加上“淫”“阴”“浊”“皓”等修饰性的词语,悲喜之情立现。

  语言品味就是要咬文嚼字,是最能体现“语文味”的,这是语文的根本。

  (三)立意构思

  探究“范仲淹如何来劝勉滕子京?”这一问题,是解读本文的核心。这里涉及两个人物,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这两个人,一个是范仲淹,一个是滕子京,对我们理解本文是有很大帮助的。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生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尝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滕子京的故事:滕子京谪守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腾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然后,我们要思考的是范仲淹为什么不一开头就直接劝说滕子京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滕子京的性格“腾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我们就知道一开头就劝滕子京“心怀天下”,滕子京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作者借他求《岳阳楼记》之机,先肯定滕子京的政绩,介绍本文的写作缘由。然后缘情设景,以洞庭湖景来体现迁客骚人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悲喜无常,对比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不用多说,留给滕子京自己去甄别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劝勉的目的,又扣紧了“岳阳楼记”这个文题,前面还不忘夸滕子京一下,让他更容易接受。而这一切都寄托在文章3、4两段的描绘喜景抒发喜情和描绘悲景抒发悲情上,在这里,作者范仲淹将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手法运用得得心应手。这就是范仲淹高超的劝勉艺术啊!读文章后三段,既可读出迁客骚人的悲喜无常,也可读出古仁人的宠辱不惊、悲喜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