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解读(2)

时间:2021-08-31

  二、目标设置:

  1.感知本文内容与理解文章表现手法。

  2.咬文嚼字,品味文章语言。

  3.探究“范仲淹是如何劝勉滕子京”的,正确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三.教学内容解读:

  (一)内容与表现手法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涵盖了滕子京的政绩及写作缘由,洞庭湖的全景,迁客骚人的览物而喜和览物而悲,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自己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构思巧妙,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结构上开头两段叙事。3、4段描写,最后议论抒情,点明中心。有叙述引出写景,写景中蕴涵感情,富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又有力地衬托了下文的议论。本文写作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语言艺术

  (1)语言优美,用词精炼:

   比喻、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锤炼字句的功夫,如“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2)用词形象,绘声绘形

  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朝晖夕阴”,作者不用“晴”,却用“晖”,因为“晖”字更具体形象。再如文中的许多动词,“怒号”“排空”“隐曜”“潜形”“倾”“摧”“翔集”“游泳”等,富有画面感。“虎啸猿啼”“渔歌互答”从听觉上渲染画面。文中写景,还用了许多叠词,如“浩浩汤汤”“冥冥”“郁郁青青”加强气势,极言水大流急、天色昏暗、草木青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