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崧舟老师教《圆明园的毁灭》随感(4)

时间:2021-08-31

  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紧接着王老师抓课文第三段,很巧妙地带着学生去追忆辉煌。妙在何处?

  其一,问题精妙:

  王老师先让一个孩子读第三段,其余孩子找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字?找到后让学生用一口气说七个有;接着王老师又问,要写尽圆明园,得需要几个有啊?学生说无数个有,然后王老师请学生在课文里找依据,说说为什么需要无数个有?学生从饱览、幻想、古人诗句等地方找出了七条理由。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把同学们带进宏伟的圆明园中去。几个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王老师配上课件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漫步园内,有了课件和王老师的范读,学生马上很投入地读了起来。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

  第二,浓淡适宜:

  叶圣陶先生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今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因此王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

  四、拓展阅读,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

  师: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关于圆明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