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4)

时间:2021-08-31

  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朽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反腐朽斗争,究竟是在较量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朽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这不意味着反腐朽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朽与反腐朽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朽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朽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朽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朽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那么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究竟在争夺什么呢?不弄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弄清楚反腐朽斗争工作的重点和深远意义。当然,围绕着权力展开的腐朽与反腐朽的斗争,对不同主体而言,所较量的也不尽相同。

  对官员来说,反腐朽是在较量“如何用好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朽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最朴素的理解,反腐朽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否则,不管官大如苏x,为自己和家人谋利,开设“权钱交易所”;还是官小如魏鹏远,用审批权巨额贿赂,成为“小官巨贪”,无不是异化了权力、扭曲了自我。其实,电视剧中的部委处长和副市长,都是权力观、金钱观出现了大问题,如此,谈何人生观、价值观,更没有对党和人民的初心了。

  对政党来说,反腐朽是在较量“如何更纯洁”。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相反,如果任由贪腐分子吮吸“营养”,就算是长大了也免不了千疮百孔,看似有规模、够庞大,但终究难以“参天”。说到底,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尤其是带领13亿多人民追梦的执政大党,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来干事创业。对执政党来说,反腐朽就是对自身疾病的一场勇敢“反动”,是剜毒疗伤,这少不了疼痛,就像我们党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数字背后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成果,“纯洁”决不是形容词,而是反腐朽斗争中的“动词”,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达标的底线要求。  对人民来说,反腐朽是在较量“如何得民心”。权力离老百姓很近也很远,就像人们在关注反腐剧、讨论反腐斗争一样。不过,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习xx总书记曾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朽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一语直击反腐朽斗争的要害: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心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朽的实践证明,赢得民心需要打虎拍蝇、打虎拍蝇也赢得了民心。

  “腐朽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