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问老婆觉得谁最腐朽,老婆说:当然是一直未露面的副国级、高育良以及那个公安厅长。笔者觉得,达康之类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观看此剧,吃瓜群众的名词还真的非常确切,终于看到亮平等人以人民的名义惩治那些打着人民的名义做尽坏事的人了,真够打动人心的。但是,达康书记及其欣赏其才的上级会沿着怎样的思路继续“前行”呢?编剧已经告诉观众了(当然似乎并不代表编剧的本意)。只可惜观众依然像卢梭所说的老样子,继续吃瓜陶醉看戏!

  外记一则令人疑惑的新闻,前晚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头一季度,GDP增长6.8%,税收增加了11%,2会时曾说为企业减税多少多少,博主愚钝,算不明白这个账的!

  “新大风公司”的人民们,且行且珍重吧!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二

  日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开播,当天,《日报》连续发布两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头条,对《人民的名义》评价道“‘潜心八年,六易其稿’、‘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这些印在同名小说《人民的名义》腰封上的推荐语,让你难以忽略它的分量。”“我们真的太久没有看到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了。”不难看出,《日报》对电视剧的称赞,不仅源于电视剧本身精良的题材选择和制作,也源于观众对该剧的呼声。(2017年4月2日 中国青年报)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现,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展现。抗战时期,落后的旧中国的艺术更多的是唤起民族觉醒,团结一心打赢抗日战争,对旧制度害人的抨击,反映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渴望;而新中国建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