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的悲哀(3)

时间:2021-08-31

  杨玉环真的是开元衰落的关键吗?数据显示,开元后期,兵权过于分散的迹象并没有让唐玄宗警觉,反而由于征服四夷的野心,更变本加厉地放纵节度使,多年不予调换,如安禄山就担任了14年平卢道节度使,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兵权开始集中……难道这也是杨玉环一人之力所为?唐明皇一直不听信臣子的“忠告”,对安禄山等人推心置腹,并没有想到他们会叛乱。这并不是杨玉环在包庇,不管杨国忠是好意还是恶意,但他也给唐玄宗提出过安禄山意图造反之事,终究没有用处。这无疑又给居心不良的乱臣贼子一个诬蔑杨玉环的机会。而东窗事发后,唐玄宗也只能“无语凝噎”,舍小贵妃,完成大我。“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杨贵妃,最终却要牺牲自己来保全自己的男人。

  在那个社会,总是鄙视女性,宣扬大男子主义,但是一旦面临国家问题时,总是喜欢将宠爱的对象作为自己开脱的对象,作为鱼肉。试想,如果当年杨玉环没有被公公霸占,而是嫁给了平常的富贵人家,那么她也不会因为政治的关系而臣子们逼死,更不会留下骂名而流传于后世。说来说去,唐明皇的一己之私与贵妃的死、贵妃的冤屈是脱不了关系的。

  都说任何一个朝代的美丽女人,倘若没有强烈的政治陪衬,便不会响大名,更不会流传于后世。历史上在那些政权夺势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了消灭敌人将美女献给对方的美人计,它依据若被美人迷惑便会搞坏政治的观点,意欲消灭对手并获取政权而策划了这种计谋。被谴责为祸害了殷朝的妲己,在明代的小说《封神演义》里被描写成是为了亡殷而献给纣王的牺牲品。这些美人计即便有历史证据,但也不能作为反映着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一种认识方式。没有谁关注成为谋略的牺牲品的这些女性的命运,没有谁对女性该是怎样的一个独立主体提出过质疑。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女性本身就不是独立存在的。真正重要的是权力的所向。虽然杨玉环并没有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女的舍生取义,但是她也算得上是以生命作为给世人的交代。大部分的人就会说得心安理得,而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能力的弱小。  玉环的悲哀或许就在于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处在那个年代,被政治包围的女人,一个被逼于无奈沉浸于风波中而又没有发言权的女人。虽然她的死的确让唐明皇痛苦不已,但是她的宿命似乎不可改变。即使有句话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但是杨玉环却没有获得历史应该给予她的殊荣。一个女人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一个帝王,一个女人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一片江山,一个女人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一段历史的延续……香已消,玉已殒,却还是逃脱不了世人的不解与谴责。如果玉环地下有知,她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为自己喊冤叫屈?实在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