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念奴娇·上章乞休致》翻译及赏析(5)

时间:2021-08-31

  注释:

  ①李扬:《“有所寄兴,亦有深意”的两宋俳谐词》,《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亦有论者将俳谐词广义化,把回文词、集句词等亦纳入到俳谐词的范畴中,然或失之于泛。

  ②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2页。

  ③卞良君:《古代的讽刺诗与俳谐诗》,《延边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④王灼撰,岳珍校正:《碧鸡漫志校正》,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5页。

  ⑤陈匪石:《声执》,《词话丛编》,第4955—4956页。

  ⑥沈雄:《古今词话》,《词话丛编》,第877—878页。

  ⑦周密:《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5页。

  ⑧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⑨欧阳代发、王兆鹏:《刘克庄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252页。

  ⑩胡传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戏作性质》,《晋阳学刊》2002年第4期。

  (11)欧阳修《西湖念语》云:“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晁补之《调笑》词序亦谓:“上佐清欢,深惨薄伎。”二人在题序中都将词视为侑酒佐欢的工具。

  (1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7页。

  (13)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14)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24页。

  (15)王奕清:《历代词话》,《词话丛编》,第1244页。

  (16)金启华、萧鹏:《周密及其词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19页。

  (17)朱德才:《增订注释全宋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05页。

  (18)冯金伯:《词苑萃编》,《词话丛编》,第1873页。

  (19)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辛弃疾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版,第943页。

  (20)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179页。

  (21)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下,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版,第203—204页。

  (22)青山宏:《唐宋词研究》,程郁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222页。

  (23)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删稿》,《词话丛编》,第4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