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技巧(2)

时间:2021-08-31

  二、走向“三美”

  1924年至1927年,徐志摩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与其热恋,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斯)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后结集为《翡冷翠的一夜》。《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除了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大都是情诗

  在这部诗集里,同样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作,如《大帅》、《人变兽》、《梅雪争春》、《“这年头活着不易”》、《庐山石工歌》。动荡黑暗的社会现实动摇了诗人的社会理想,他的思想起了波折,“狂妄的虚潮早经销退,余剩的只一片粗确的不生产的砂田,在海天的荒凉里自艾。”[7] 不少诗篇失去乐观激情的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

上一篇:徐志摩生活 下一篇:徐志摩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