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6)

时间:2021-08-31

  最后一个问题是,诗人的情感转移意味着什么?

  诗人认柳为妻,认河为母,认他乡为故乡,反映了他对故园现实与家庭生活的双重失望以及对美好自然的一体回归。诗人此时最想的,就是与他心爱的康桥永相为伴。

  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再别”也就是永别。诗人的心情无疑是绝望的。所以,“轻轻”是以表面的“轻”掩饰内心的“重”,“悄悄”是以表面的“静”掩饰内心的“动”,“沉默的康桥”是“以我观物”的表现,折射出主体本身的沉痛。因为“作别那西天的云彩”也就是永别了康桥美好的一切——他心中最为美好的家园,“不带走一片云彩”就是连一片云彩也不能带走:一种彻底的诀别。

  通过以上一番由此及彼的关系分析,我们对本诗的内容算是有了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它不是表面看来的只有诗人与校园的两项,而是包括了潜在内容家园要素的三项,其中的家园要素,依其潜藏的深浅,又有家园的影子、家园的理想、家园的现实三个层次。借助意象组合的分析,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家园的影子,然后循着这个方向,又依次看清了家园的理想与家园的现实。那么本诗的结构,就不是简单的两相对应,而是一种复杂了许多的三角关系。有了这个符合文本实际的结构框架,解读才算得到了正确的定位:诗人因为对现实家园的失望而发生情感转移,将他的理想投射到了校园身上,这就出现了校园景物与家园影子的二位一体。再别康桥的眷恋,于是有了永别家园的伤悲。

  总结。本诗的内容关系,依次可以概括为下面几句话:对应联系,二位一体,三项合一,两两相对,多重转移。依次指的是事件关系、意象组合、主客关系、关系的关系。分析就是从把握关系入手以认清内容特别是潜在的内容,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结构来定位解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