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5)

时间:2021-08-31

  现实的父母。双方父母本不同意二人弃旧图新,没少设局阻拦。二人的固执与陆小曼的作派更使徐父断绝了对儿子的接济,还搬去与诗人的前妻住在一起。后来甚至不让陆小曼参与祭祖。

  现实的故乡。二十年代的中国战祸频仍,生灵涂炭;政治腐败而贪贿公行。激烈的阶级对立断绝了第三条道路,诗人英国式的自由民主的社会理想看不到实现的可能。而作为一个崇尚自由与个性的诗人,“新月派”的“纯美的艺术”“普遍的人性”又遭到了左翼作家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批判。

  看来,诗人现实的家园与他理想的家园真的相反。那么,诗人在校园的自然景物上看到的家园的影子就不过是他家园理想的一个幻影,也是他家园现实的一个倒影。

  再看第二个问题。诗人在校园的自然景物上看到他家园的影子,这与他现实的家园又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诗人为什么会“反认他乡是故乡”,且把故乡颠倒放?

  人与家园的关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家园之于人,是他生命的依托,精神的归依。人之需要家园是注定的,也就是现实的;而人对家园的需要又是充分的,也就是理想的。二者虽有差距但只要有相当的契合,人与他现实家园的关系就是相对稳固的。一旦差距过大缺少了契合,人对家园的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那他与现实家园的关系,首先断裂的就是精神上的纽带,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实体的断裂了。而由于人之需要家园是注定的,他就会去寻找新的家园,部分的或整体的,精神的或实体的;再或干脆心造一个理想的家园来与现实对抗。这就是所谓感情转移与精神补偿之一类了。“桃花源”与“乌托邦”就是这么产生出来的。诗人之所以会“反认他乡是故乡”,且把故乡颠倒放,其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从前文看,诗人现实的家园只会令他痛苦失望,他想要远行其实就是想要逃离。这意味着重新寻找的开始。而当他在往日校园生活的回忆中找到了精神的慰藉,面对校园又有了面对家园的感觉时,就表明这种转移已然实现。至于这个转移的对象为什么单单就是英伦康桥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则只能说明康桥更符合诗人的理想和性情了。康桥美得纯净,美得富有灵性:柳是雅洁的,水是清澈的,柔波有母亲的情怀;整体又给人以优美、宁静、调谐的氛围。适于心灵的休养。康桥生活的特点是自由浪漫。随意赏景,星夜划船,漫溯寻梦,实在是非常惬意的事。这些都暗合了主体的诗性人格。所以才有了那种类夫妻、类母子的融洽状态,以及见之于“荡漾”“情愿”“放歌”的心动、心甘、心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