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3)

时间:2021-08-31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六年,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他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稼轩接伤春惜春来感叹国势微弱,感情很悲凉。下阕借用汉武帝与陈皇后的夫妻故事,来比喻自己与宋孝宗的君臣关系,说皇帝开始很信任自己,但后来却远离他,很伤心,感到很失望。虽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说赵飞燕和杨玉环,那么受君王的宠幸,最终还是归于黄土,过眼烟云。似乎作者也有所安慰自己,走出悲伤压抑的心境。但是又接着说“闲愁最苦”,还是不能消解沉郁深怨之情。作者始终都没有跳出悲郁的伤情之境。最后还是怀着“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悲情看未来。稼轩的这种“坚凝执着,往而不返”的情怀深受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境影响。

  所以 ,陈廷焯认为苏轼词“极超旷”,稼轩词“极悲郁”,这是很符合二者词的感情。

  苏轼的这种,多情而不溺于情,寓物而不滞于物的旷达的胸襟,我很欣赏。同时稼轩的坚凝精神也值得我学习。他们二者相得益彰,为宋词豪放风格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