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堂实录(2)

时间:2021-08-31

  二、因学利导定教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老师刚才读课题的时候为什么在中间停顿了一下?

  学生:因为“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教师:对了!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词。(用课件出示全词,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先来互相提醒一下那些问题需要注意。(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如字音、停顿、节奏等)

  教师:谁能字正腔圆的读给大家听。(指读)

  教师:请你自评一下,自己读得怎么样?

  学生:我读得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教师:你读得确实不错,你注意了“现”的读音,这个字在古代同“出现”的“现”,应读成“xian”,谁想再读一下?

  (指名读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再读全词,看看这次你又能知道什么?

  学生1: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夏天的晚上,地点在黄沙道。

  学生2:我知道了这首词写的是夜晚辛弃疾在黄沙道上行走时看到的景象。

  学生3:我还知道这首词是抓住我们熟悉的景物来写的。如:月亮、稻花、星星、青蛙等

  教师:说得好,请同学们记住田园诗就是这样自然、质朴、清新,从不刻意雕琢。

  学生:我还读出了词的韵味,词一般都是押韵的。

  教师:你真聪明,请你找出这首词中的韵脚。

  学生:鹊、蝉、片、外、前、边、见。

  教师:对,这就是诗词合仄押韵的需要。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词,体会词的韵味。记住,读词要给自己留下想象的余地,要读出意味深长的感觉。

  教师:我们师生合作来读这首词,老师读题目,女生读上阕,男生读下阕。

  (师生一起读)

  教师:配合默契,古人读诗词时喜欢摇头晃脑,一起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1:有些头晕。

  学生2:有些陶醉。

  教师:古人读诗词时还喜欢打着拍子,踏着步子。来试一下。

  (学生手舞足蹈,放情地读)

  教师:痛快!读得真有味道,再读。(手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