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翻译(3)

时间:2021-08-31

  师:谁来帮帮他?

  生:我知道“别枝”就是旁枝、斜枝。

  师:那么这一句什么意思?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是月光明亮,惊醒的鹊儿飞绕在树枝上。清风吹来,半夜里蝉儿鸣唱。

  生:老师,我不认为是明月惊醒了鹊儿,也可能是作者的脚步声惊动了鹊儿。

  师:有道理,词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这幅画面是明媚而柔和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师读生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明亮的月光下,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师:黄沙岭的景色多么迷人啊!能读出这种感受吗?一起体会一下。

  生(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展现的画面是:稻花飘香,农民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吸引许多行人侧耳细听。

  生: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

  师:好!你说说看。

  生:我认为这里的两句应倒一下,“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青蛙专吃害虫,一片蛙声说明青蛙很多,青蛙多,害虫就少,丰收也就大有希望。稻花飘香又预示着丰收,因此,这里是青蛙在争说丰收,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点评:“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对上阕的解读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阅读、互动交流,构建了一个相互启发的对话场。学生步入个性化阅读的天地,独特见解灼灼闪光。]

  师:你想象丰富、见解独特,了不起!掌声!“说丰年”的是农民还是青蛙,各人见解不一样,重要的是让读者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谁能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