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精选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内容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这一单元是本册课本的第二个文言文单元,选入了四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编入这类文章意在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同时能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色,触摸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脉搏,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学这篇美文,应注重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发展语感,结合亲身体验加深对写景抒情类文章的体会和理解。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游记散文,山水游记,这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他的山水游记在意境构造与表现技巧上很有特色。对景物的描绘不仅能肖其貌且能传其神,常结合自己的遭遇寓情于景,别具味外之味。由意在宣泄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教学《小石潭记》,既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体会柳宗元游记散文的凄美特色,体会其意境美、艺术美。

二、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游记散文的兴趣和能力,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对游记散文的欣赏能力。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基本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它又在“实施建议”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所任教的八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已基本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也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赏析能力,自主、自立、自学的意识逐渐增强,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学生的理解、欣赏、迁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课程、单元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我预设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质疑、鉴赏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过程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情感态度:领略小石潭寂静、幽美的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重点: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原因,并尝试将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