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两则(2)

时间:2021-08-31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诵录音或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小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3、出示小黑板(或点击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篁竹()清冽()为坻()

  为屿()为嵁()佁然()

  俶尔()翕忽()差互()

  寂寥()悄怆()幽邃()

  4、齐读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景物蕴涵的作者感情。

  5、合作探究,寻找、发现、品味小石潭优美的景致:

  ⑴整体赏析法示例:文中描绘的景物、作者的心境与石紧密关联,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个人找出相关语句,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语句明写“石”,说明这个潭的确是“石潭”。“闻水声,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暗写“石”:“如鸣佩环”形容水声清亮,说明石潭不同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依附岩石生长的优美形态; “其岸势犬牙差互”侧面写出溪岸的形状曲曲折折,全是石岸;“凄神寒骨”写出石的冰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⑵围绕一个“石”字,我们从各个角度品味到小石潭优美的景致,这种方法叫整体赏析法。请同学们依照这种方法,寻找、发现、品味美,扣紧小石潭的某一个“美点”,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表看法,教师适度点拨)

  如:“水”、“清”、“动”与“静”、“景”与“情”、“乐”与“凄”等。